依据课程的设计理念,实用组网技术的课程教学内容分为计算机网络基础、网络设备及配置和综合组网实践三个部分,共72学时,其中计算机网络基础部分为6学时,网络设备及配置46学时,综合组网实践20学时。
1. 教学单元设置
实用组网技术课程的教学采用单元制,每一个单元对应一个子项目,共9个单元,所有的单元都围绕一个大项展开,单元之间依据项目建设需求建立逻辑关联以保证知识的连续性,具体单元划分如表1所示。
表1 课程单元划分
单元编号 |
单元名称 |
实施方式 |
课程模块 |
1 |
网络协议与以太网 |
课堂讲授
理论教学 |
计算机网络基础 |
2 |
网络设备与通信介质 |
3 |
IP 子网划分和变长子网掩码 |
4 |
交换机基础 |
1.模拟实验验证
2.组建学生项目组
3.分组教学实训 |
网络设备及配置 |
5 |
VLAN |
6 |
IP 路由 |
7 |
访问控制列表 |
8 |
广域网技术 |
9 |
校园网组建 |
分组实施项目 |
综合组网实践 |
2. 理论教学内容的安排
理论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框架,是课程中项目引入和知识点导入的基础环节,理论教学内容主要有10个部分,具体见表2。
表2 理论教学内容及安排
序号 |
教学单元 |
主要知识点 |
教学要求 |
1 |
网络基础知识 |
OSI 模型、 TCP/IP 模型、网络协议、以太网技术及工作原理 |
了解 OSI 模型和 TCP/IP 模型的联系和区别,了解常见的网络协议及这些协议的工作层次,掌握常见以太网技术及工作原理。 |
2 |
网络设备与通信介质 |
主要网络设备作用及常见的通信介质 |
了解网卡、集线器、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作用,能够理解设备应用的区分,了解常见的通信介质及其使用方法。 |
3 |
IP 子网划分和变长子网掩码 |
IP 地址的分类,子网划分的方法,可变长子网掩码的设置 |
掌握 IP 地址的分类,掌握子网划分的方法,掌握组网中 IP 地址及子网掩码的设置和分配方法并应用其进行实际组网中 IP 的规划与设计。 |
4 |
交换机 |
交换机的作用和工作原理、交换机的使用和配置 |
了解交换机工作原理,掌握交换机的使用,能够在 Cisco 交换机上实施网络配置,掌握常见的设备 IOS 配置命令。 |
5 |
VLAN 基础和 VLAN 中继协议 |
VLAN 的概念和作用, VLAN 的基本配置,多 VLAN 通信的方式, Trunk 链路的配置 |
了解组网中 VLAN 实现的必要性,能够根据需要设置 VLAN ,了解多 VLAN 通信的方式,掌握 Trunk 链路的封装类型和配置。 |
6 |
IP 路由 |
路由的作用, RIP 路由协议和 OSPF 路由协议概念, RIP 路由和 OSPF 路由的配置 |
了解路由的作用,了解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区别,掌握 RIP 路由协议和 OSPF 路由协议的概念,掌握 RIP 路由和 OSPF 路由的配置。 |
7 |
VLAN 间通信与三层交换 |
三层交换的实质, VLAN 之间的通信,路由器、三层交换机实现 VLAN 间的路由配置 |
了解三层交换的实质,在掌握基本 VLAN 配置的基础上,掌握利用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实现 VLAN 间的路由配置。 |
8 |
访问控制列表 |
标准 ACL 与扩展 ACL 实现访问控制 |
了解标准和扩展 ACL 的作用,了解扩展 ACL 与标准 ACL 区别,掌握标准 ACL 和扩展 ACL 的配置。 |
9 |
广域网接入技术 |
常见的广域网接入方法和配置, NAT 作用及基本配置方法 |
了解常见的广域网接入方法和常见的接入方法配置,了解 NAT 的作用,掌握 NAT 的基本配置方法。了解 IPV6 协议,了解 VOIP 的应用。 |
10 |
网络安全、网络维护与故障诊断 |
防火墙与 VPN 概念、网络杀毒软件的使用,故障排除的基本方法 |
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,了解常见的防火墙技术,了解 VPN 的基本知识,掌握网络杀毒软件的使用。了解握基本的网络排错的方法。 |
3. 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
实践教学是本课程的重点,依据单元项目的安排,实践部分主要有13块内容,其中包括6个组网综合实训,具体如表3所示。
表3 实践教学内容及安排
序号 |
实训科目 |
实训内容 |
技能要求 |
1 |
交换机及 IOS |
交换机的认识和识别、 IOS 的基本作用、用户模式与特权模式 |
能识别基本的设备,掌握用户模式和特权模式的切换。 |
2 |
全局配置模式与接口模式 |
全局配置模式与接口模式的区别、基本配置命令 |
掌握全局配置模式与接口模式的区别、掌握两种模式下的配置命令。 |
3 |
组网实践:组建交换局域网 |
网络设备的连接及交换机的配置 |
依据拓扑图的要求组建基本的局域网,并对交换机实施基础的配置。 |
4 |
VLAN 配置 |
VLAN 的作用、 VLAN 中继协议和配置, VLAN 状态的查看和交换机端口的分配 |
了解 VLAN 的作用,掌握进入 VLAN 配置模式的方法,掌握 VLAN 状态的查看和交换机端口的分配。掌握 Trunk 链路的封装类型和配置。 |
5 |
组网实践:VLAN |
交换网络的组建、 VLAN 的划分与配置 |
依据拓扑图组建局域网,并根据需求划分 VLAN ,将终端主机分配到指定的 VLAN 中。 |
6 |
路由器基本配置和 IP 路由配置 |
路由器连接与基本配置, RIP 与 OSPF 路由协议性质与配置方法 |
了解路由器的作用与功能,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。掌握 RIP 和 OSPF 路由协议的概念及配置。 |
7 |
组网实践: IP 路由 |
路由网络的组建、路由器的配置及路由协议的启用 |
依据拓扑图组建路由网络,通过终端与路由器的配置,使不同网段的主机实现通信。 |
8 |
VLAN 间通信与三层交换 |
三层交换的实质、 VLAN 之间的通信 |
了解三层交换的实质,在掌握 VLAN 配置的基础上,掌握, 利用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实现 VLAN 间的路由配置。 |
9 |
组网实践:三层交换 |
三层交换网络的组建、 VLAN 之间的通信 |
依据拓扑图设计组建三层交换网络,掌握三层交换机的配置,实现 VLAN 间的通信。 |
10 |
访问控制列表 |
使用标准 ACL 与扩展 ACL 实现源到目的的访问控制。 |
了解标准和扩展 ACL 的作用,了解扩展 ACL 与标准 ACL 区别,掌握标准 ACL 和扩展 ACL 的配置。 |
11 |
组网实践:访问控制列表 |
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与路由网络的组建 |
依据要求组建路由网络,根据具体需求设置并应用访问控制列表以实现流量控制。 |
12 |
NAT 基本配置 |
常见的广域网接入方法, NAT 基本配置 |
了解常见的广域网接入方法,了解 NAT 的作用,掌握 NAT 的基本配置。 |
13 |
组网实践:校园网组建 |
网络组建方案设计,组网技术知识和技巧,常用网络设备的安装和配置。 |
掌握组网技术必备的理论知识和技能,能综合运用组网技术知识进行局域网的设计,完成网络组建方案设计,实现网络拓扑,配置设备命令。 |
4. 评价考核方案
课程教学以实践为主,因此考核成绩是以实训成绩为主,期末考试和平时表现为辅的方案。其中实训成绩主要由学生项目组的组长、指导教师和部分企业专家的意见构成,依据是学生实验室训时的表现、个人实训报告、承担的项目工作和教师指导记录等方面,企业专家(外聘行业专家)主要针对综合实践部分对学生给出评价。实训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%;期末考试采取单人实训的方式,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组网项目,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%;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%。
|